![]() |
News | Current Position:Home > News |
“東芝事件”震驚世界!讓你知道高端裝備對于國家安全到底有多重要! |
|
![]() ![]() |
|
裝備制造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的象征。 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長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發達國家,一直將數控機床對中國、前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實行封鎖禁運。 東芝事件 可在30年前的冷戰時期,制造業卻發生過一起“貍貓換太子”的事件。日本東芝機械公司背著“巴黎統籌委員”會向前蘇聯出售高精密的加工船用螺旋槳的數控機床,令美國幾十年心血前功盡棄,“東芝事件”震驚了世界。 每一次的進步都來自客戶的苛刻要求!山西風源數控旋風銑機床出口日本! 01 日本東芝公司兩名高管被逮捕 1987年5月27日,位于日本東京的東芝公司的大樓前警燈閃閃,警報大作。表面看起來,就是東芝機械向蘇聯出口了幾臺二軸聯動數控機床,卻讓日本警視廳的警察找上門來了。 這一次完全是根據美國的要求,由日本政府直接布置的一次突擊檢查,為的就是找到東芝公司關于這次機床出口所有的秘密資料,順帶把東芝機械公司鑄造部部長林隆二,機床事業部部長谷村弘明等人一并抓了起來。 日本報刊對此次搜查的報道 罪名是他們牽涉到了一起非法的高科技裝備出口案件,警視廳認為此二人與案件負有直接責任。涉案公司包括日本和光進出口貿易公司,日本伊藤忠商社,日本東芝機械公司,挪威康士堡貿易公司等。 調查人員隨后從日本通產省獲得了涉案的出口許可證,內容是東芝公司向蘇聯的全蘇技術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了四臺TDP-70和TDP-110型鏜銑床,延伸閱讀 諶洪果副教授的辭職公開聲明 這是一種兩軸聯動的數控機床,主要用于生產水力發電設備。該設備并未被列入“巴統”編制的出口管制名錄,似乎這是合法的手續。 何為“巴統”? 所謂巴統,正式名稱是“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1949年在美國的提議下秘密成立的,成員國是當時西方陣營的發達國家,成立這一組織的目的是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因為總部設在巴黎,通常被稱為“巴黎統籌委員會”,后簡稱“巴統”。 首先在日本國內披露這一事件的朝日新聞 但是,根據情報人員掌握的資料,事實上蘇聯獲得的并不是這兩種設備,而是四臺九軸五聯動大型數控螺旋槳銑床! 它可以通過一套復雜完備的算法和精準的控制系統完成復雜曲面的數學建模和高精度加工,非常適合加工核潛艇所需要的高性能螺旋槳。 這在當時那個控制理論和技術還沒有那么成熟的年代里,不要說在蘇聯,就是在西方世界,也是高精尖的技術。 這是一家什么企業?竟然把機床賣給德國、瑞士、日本……(閱讀全文) 02 核潛艇噪音大是蘇聯海軍心病 早在1957年,蘇聯就下水了他們的第一條核動力潛艇“列寧共青團”號。隨后,隨著蘇聯海軍建設進程的逐步加快,核潛艇部隊也在快速發展,很快成為一支規?捎^的作戰力量。 技術落后,噪音過大的核潛艇一直是蘇聯海軍的心病 然而,這支核潛艇部隊對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海軍的威脅長期以來一直是有限的,原因很簡單,它們的技術性能上都落后于西方國家生產的同期產品,說到底還是加工制造水平太差。尤其是噪聲指標上,蘇聯的潛艇始終比西方潛艇高出一大截。 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當時蘇聯建造的“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當它在挪威海域活動的時候,引起的水聲振蕩有時甚至可以被設在大西洋另一側的百慕大群島的美國海軍水聲監聽站探測到! 前蘇聯紅海軍阿爾法級攻擊核潛艇 蘇聯認識到,如不盡早設法消除潛艇噪音,不管建造多少潛艇,打起仗來,都逃脫不了“折戟沉沙”的厄運。 但是,要消除潛艇噪音談何容易! 數控機床制造的高精度螺旋槳 要生產在水下推進時旋渦小、噪音低、對方聲納很難探知的先進螺旋槳,就需要由電腦控制的高精度加工機床。而蘇聯缺少的就是這種加工螺旋槳的技術能力。 于是,蘇聯軍事工業部門決心徹底根除這個問題,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從西方國家獲取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 03 貍貓換太子的交易:“東芝事件” 1970年,蘇聯進出口貿易官員試圖與意大利達涅利公司談判,希望買進現代化的數控機床設備,結果美國人從中作梗,百般阻撓,這一計劃最終流產。但是,蘇聯人并沒有死心。 1979年,日本和光貿易公司駐莫斯科事務所所長熊谷獨結識了一位蘇聯朋友:全蘇技術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奧西波夫。 在兩人的撮合下,他們身邊聚集了一大批的人,如專門提供數控系統的挪威康士堡公司代表,提供機械加工設備的東芝公司代表和伊藤忠商社代表等。 奧西波夫提出,蘇聯現在需要盡快進口四臺的MBP-110S型九軸五聯動數控螺旋槳銑床,配用22000×10000mm的工作臺,并開出了37億日元的天價,見錢眼開的東芝公司很快就把“巴統”的禁令拋擲腦后。 然而,最大的贏家其實是蘇聯人,他們買到的可是根本不能用價格衡量的設備。 “東芝事件”中,日本東芝公司與挪威康士堡公司出口到蘇聯的設備詳細清單。 1981年4月21日,全蘇技術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代表奧西波夫和托洛特斯基在伊藤忠商社駐莫斯科辦事處與日方很快簽訂了一份供貨合同,并且為了繞開“巴統”的管制,日本人開始和蘇聯人一起策劃這起陰謀。 首先,奧西波夫的身份根本不是什么副總,而是一名克格勃(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簡稱)的資深特工。 他和日方簽署的供貨合同上明文寫著的是日方向蘇聯提供四臺TDP-70型兩軸聯動數控鏜銑床,但事實上這份合同是廢紙一張,它的作用是掩人耳目的。 奧西波夫早就和東芝簽訂了一份秘密的供貨合同,內容才是蘇聯真正要的MBP-110S數控螺旋槳銑床。 東芝公司隨后向通產省提出了出口申請,申請內容為對蘇出口四臺兩軸聯動數控機床。由于兩軸聯動的機床并非出口管制產品,所以通產省大筆一揮就批準了,東芝公司順利的拿到了出口許可證。 接下來,要解決數控裝置的問題,蘇聯和挪威早已簽訂了一份合同,內容是挪威方面提供NC-2000數控系統,NC-2000一般是用于兩軸聯動的數控機床的,同樣不受出口管制,正好配合日本人演完了這出“貍貓換太子”的把戲。這些系統被發往日本,由東芝公司的技術人員對其配線進行了更改并且重新編寫了程序,使之適應九軸五聯動的機床。 調查過程中發現的挪威康士堡公司交易文件 1982年12月,終于到了合同規定的發貨日期,熊谷獨立刻從莫斯科飛赴日本東京,來到芝浦碼頭督促發貨工作。 東芝公司早已將第一臺數控機床各系統分裝在了幾十個箱中(因這種機床重量高達200多噸,而且絕大部分是電氣設備的重量),為了防止日本海關橫生枝節要開箱檢查,熊谷獨上下打通了關節,并且向海關人員出示了那份所謂的TDP-70兩軸鏜銑床的出口許可證和相關文件,最終被免于開箱。 巨大的吊車將一個個大箱送上了蘇聯貨輪“老布爾什維克黨員”號上……一樁交易就這么完成了。 從1982年到1983年,四臺MBP-110S數控機床陸續運抵蘇聯北部軍港列寧格勒。 1984年,蘇聯和日本又簽訂了一份備件合同,這一次,東芝公司不但提供了12個銑刀頭和大量的備件,還為他們的數控系統提供了擴展包,可以實現更多的附加功能,這批備件也被以同樣的“調包計”方式被發往列寧格勒。 挪威康士堡公司CNC2000系統 在這批先進設備運抵蘇聯之后,被安裝在了波羅的海造船廠。為了盡快掌握數控機床技術,蘇聯人和日本人約定,頭兩臺由日本人負責安裝,蘇聯人在旁學習,后兩臺由蘇聯人自己進行安裝。 當時的波羅的海船廠里日夜燈火通明一片忙碌,波羅的海船廠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們白天在觀摩日本人干活,然后記錄,晚上再如法炮制安裝另外兩臺。很快四臺機床就都安裝完畢了。 多軸聯動龍門銑加工出的螺旋槳葉片 本來事情就這么結束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誰想到,秘密不久之后就傳開了。 4 首先感到不對頭的是美國海軍 擁有了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蘇聯軍工產業鳥槍換炮,很快生產出了大量技術性能先進的核潛艇,甚至其海軍建設的進程也因為這批日本機床的到貨而大大加快。 以前,美國海軍跟蹤蘇聯潛艇簡直是太容易了,這些質量低劣的潛艇在海底航行時,發生的噪音簡直就是在大吵大嚷,生怕人不知道它來了似的,在200海里之外就輕松被發現。 可后來,美國人發現,蘇聯人的潛艇噪聲越來越低,以至于有時候自己的軍艦都快撞上對方潛艇了,聲吶還沒反應(1986年蘇美核潛艇在直布羅陀海峽相撞,美國核潛艇撞上不明物體,與中國有關?事故原因就是因為蘇聯潛艇實在太安靜了,美國的聲吶愣沒聽出來,于是一頭撞了上去),而且它們的航速越來越快,航海性能越來越高。 蘇聯人吃了什么藥?怎么核潛艇一夜之間變得這么強大? 美國人絕不會想到,此時蘇聯的波羅的海造船廠正在使用日本提供的高性能數控機床以年產量16—18個的速度生產螺旋槳,供應蘇聯紅海軍最新型核潛艇。 前蘇聯紅海軍維克多Ⅲ改進型核潛艇 本來,東芝公司和蘇聯的交易確實做得相當漂亮,包括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無一發現從日本裝運出去的機械竟然對蘇聯艦艇的制造技術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1985年12月,日本和光貿易公司的熊谷獨與自己的雇主矛盾升級,最終被迫辭職,為了報復自己的老雇主,他一怒之下給“巴統”的主席陶瑞格寫了一封信,附上一份報告將日蘇秘密交易的內容公之于眾。 熊谷獨,在事件發生后將經歷寫成小說,現在是一名推理作家。 這份報告令西方世界頓時震驚了:原來是出了家賊! 陶瑞格立刻將這份報告交給了日本代表,日本官方立刻對此展開了調查,首先是通產省對東芝公司進行了調查,結果東芝公司拿出那些“兩軸鏜銑床”的出口文件作擋箭牌,毫無破綻,無懈可擊,通產省毫無辦法。 而東芝公司代表也向世界聲明:自己絕對沒有違反任何國際協議,向蘇聯出口違禁物品。 可是,美國的情報人員早已掌握了可靠的情報,并一查到底。 1987年,“巴統”召開年會,就在日本人矢口否認自己曾經向蘇聯出口過大型加工設備的時候,似乎有意讓日本人難堪,美國人播放了一組幻燈片,內容不是別的,正是東芝出口蘇聯的MBP-100S九軸五聯動數控機床! 日本和挪威的代表滿面羞愧,走出會場,這么大的簍子終于震動了西方世界。 隨后,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東京警視廳以違反外匯管理法為由調查了包括東芝在內的14家日本企業和辦事機構,掌握了大量的信息,那些蘇日之間簽訂的秘密協議,供銷合同最終被公之于眾。 進一步的調查還顯示,在對社會主義陣營出口禁運方面,挪威康士堡公司簡直是個“慣犯”,不但這次數控機床出口事件中有它的影子,而且在過去幾十年里,他們總共向蘇聯出口了20多套違反禁運規定的數控系統,甚至還向蘇聯出口過陸軍使用的火炮火控系統計算機硬件!這可是用“巴統”明文禁止的。通敵通到如此地步,可謂要錢不要命的典型。 日本報刊對美國制裁東芝的報道 以美國為首的“巴統”對東芝公司這種行為進行了極其嚴厲的懲處和制裁。日本首相中曾根被迫向這種“危害雙邊安全”的行為向美國致歉。 白宮,美國國會參議員用實際行動抗議東芝的所作所為 而東芝公司的負責人也被追究刑事責任而受到了嚴厲懲處。東芝公司更是花費1億日元,忙不迭地在美國和日本各地50多家報紙刊物上發布整版的“謝罪廣告”以挽回其影響,公司首腦也被迫先后辭職。 日本報刊對“東芝事件”的反思性報道 05 寂靜之海與美國的無奈 人也抓了,公司也罰了,可是結局卻是致命性的。 這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還是美國海軍,直到今天,美國海軍仍沒有絕對把握去發現新型的俄羅斯潛艇。 一次為了賺錢而導致的“家賊事件”,一下子打破了對蘇聯紅海軍的潛艇監聽優勢。 而蘇聯人通過購買的數控機床,將裝備制造業的加工水平整整提高了一大截。 經過這次事情,美國人也發現了“巴統”體系存在的諸多問題,重新制定了新的貿易限制協議。 只是在寂靜的大海中,美國海軍再也無法輕易找到潛伏的蘇聯潛艇。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東芝事件”,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最著名的冷戰期間對西方國家安全危害最大的軍用敏感高科技走私案件。 這一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30多年,但是它帶給我們的啟示卻不該被遺忘。 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基石,它直接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繼而直接影響到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 而大型高精度數控加工設備又是裝備制造業里的重中之重,不但關系著工業的現代化程度,更關系著國防安全,所以世界各主要工業國都把這類裝備的研發和生產列為頭等大事,并且對敵對國家進行著嚴密的封鎖。 “巴統”從成立時起,就開始對中國進行出口限制。為專門執行對中國的禁運,巴統設立有中國委員會,列有中國禁運清單,該禁單所包括的項目比蘇聯和東歐國家所適用的國際禁單項目還要多500余種。 雖然隨著冷戰的結束,“巴統”早已消失,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禁運和技術封鎖并沒有隨之結束。直到今天,美國、日本等國家將中國的崛起視為一種極大的威脅,仍然禁止向中國出售高技術制造裝備,包括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等高端數控裝備。多個協定成員國向中國的出口交易最終都被美國叫停。 一場尖端技術領域的制裁封鎖與貿易滲透之戰,依然在世界這個臺面上下無聲地持續著。 |
|
|
|
[關閉窗口]
|